HOME> 职业攻略> 同花顺风险测评怎么填?老股民经验分享

同花顺风险测评怎么填?老股民经验分享

说实话,刚入市那会儿,我对风险测评这东西是真没当回事。记得第一次在交易软件上弹窗出来,系统提示请完成风险测评后再进行交易,我扫了一眼题目,什么能接受多少比例的亏损投资经验几年,觉得都是走过场,随便选了几个高风险5年以上经验就提交了。结果后来有次想申购可转债,系统提示风险等级不匹配,这才傻眼——原来当初乱填的测评结果,真会影响后续的投资操作。

后来在券商工作的朋友跟我说,风险测评可不是闹着玩的。按照监管要求,所有券商和交易软件都得让投资者做这个,目的是通过一系列问题,评估你的风险承受能力,再根据结果给你匹配合适的投资品种。比如你测评结果是保守型,那就只能买国债、货币基金这类低风险产品;要是积极型,才能碰股票、期权这些波动大的。要是当初我如实填自己是新手,没经验,最多接受10%亏损,可能一开始就不会盲目去追那些涨得快的票,也能少踩些坑。

不过我发现,很多股民对风险测评的理解还是有误区。最常见的就是为了解锁更多投资权限,故意往高风险里填。比如明明没什么经验,却选5年以上投资经验;明明只能接受5%亏损,硬填能接受30%以上亏损。结果呢?买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产品,一旦跌了就慌得不行,要么割肉要么扛不住压力乱操作。还有种反过来的,觉得保守型安全,就故意往低了填,结果后来想配置点股票型基金都受限,又得重新测评,反而耽误事。

其实正确的做法很简单:如实填。系统问什么答什么,别想着优化结果。年龄、收入、投资经验、资金用途、能接受的最大亏损比例……这些问题都是为了让系统给你画个像——你到底适合玩什么样风险的产品。比如我现在快四十岁,有稳定收入,投资经验十多年,能接受20%左右的波动,测评结果就是稳健型,既能买股票,也不会被推荐那些杠杆类的高风险产品,刚好匹配我的状态。

但话说回来,风险测评只是第一步,它告诉你 你能承受多大风险 , 可没告诉你 这支股票到底有没有风险 。这就像医生给你测了体能,告诉你能跑5公里,但具体哪条路好走、有没有坑,还得自己看路。我见过不少股民,测评结果是稳健型,却买了一堆财务数据乱七八糟、消息面全是利空的票,这不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?

所以这两年我养成了个习惯,不管买什么票,先过一遍工具筛一筛。毕竟现在信息太多了,新闻、研报、公告、分析师观点……每天刷下来头都大,根本分不清哪些是真利好,哪些是坑。后来朋友推荐我用希财舆情宝,说是2025年刚上的AI工具,专门做A股分析的,我试着用了两个月,确实省了不少事。

就说它那个舆情评分吧,每天更新,直接告诉你这只股票最近的消息面怎么样。比如有时候股价突然异动,我不用自己去翻各种新闻,打开舆情报告就能看到:是业绩超预期了?还是有政策利好?或者只是技术面调整?AI还会把每条消息标出来是利好还是利空,可能有什么影响。前阵子有只票早上突然跌了,我点开舆情报告一看,原来是昨晚出了个行业政策,AI解读是短期利空,但长期影响不大,结合技术面分析,说支撑位还在,我就没慌,后来果然反弹了。这种实时监控+智能解读,对我这种不想花太多时间盯盘的人来说,确实挺实用。

还有财务方面,以前看财报我总觉得头疼,一堆数字不知道重点在哪。希财舆情宝的财务AI评分就很直观,分数越高说明公司财务越健康。我这种偏向价值投资的,就喜欢挑评分高的,至少基本面不容易出大问题。它还有个AI估值,能告诉你这只票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,预期上涨空间多少。虽然不能全靠这个决策,但至少心里有个底,不会盲目追高。

对了,这些基础功能每天都有免费查看额度,比如舆情评分、舆情报告,在微信小程序搜希财舆情宝就能用,不用花钱。要是想解锁财务AI评分、AI估值这些进阶功能,就需要买会员,不过具体价格你们可以自己去看,有不同套餐,我觉得投入产出比还行——毕竟踩一个坑的损失,可能比会员费高多了。

说到底,风险测评是让你认清自己,工具是帮你看清市场。两者结合起来,投资才能更稳。如果你也觉得做完风险测评还是不知道怎么选,或者每天被各种消息搞得晕头转向,不妨试试先从了解股票本身的风险开始。关注希财网公众号,或者直接搜希财舆情宝微信小程序,每天免费额度够用基础分析了,先用起来再说。投资嘛,不就是慢慢摸索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,才能走得长远。

投资理财

股票

希财舆情宝